冷柜制冷循環主要分四個過程,分別是壓縮、冷凝、節流與蒸發。其中節流過程由毛細管完成。毛細管將冷凝器送來的高壓、中溫(接近室內溫度)的制冷劑液體節流成低壓、低溫的制冷劑液體(其中含部分氣體),經節流后的制冷劑流過蒸發器,從而吸收箱內的熱量,達到制冷降溫的目的。 毛細管一端連著冷凝器,另一端連著蒸發器,由其保持兩端一定的壓力差,并起到由冷凝器向蒸發器的供液控制作用。毛細管的供液能力對冷柜的制冷效果有很大影響。若供液量很小,則蒸發器內的制冷劑會偏少,從而制冷效果差,箱內結霜面少;若供液量過大,制冷劑的蒸發壓力會很高,從而蒸發溫度高、箱內溫度達不到相應的溫度等級,嚴重的還會造成壓縮機無法停機故障。 毛細管的供液能力與其幾何尺寸有關。長度越長、內徑越小,相應的供液量越??;反之越大。冷柜中使用的毛細管,一般使用內徑為0.5~1mm、長度2~4m的紫銅管。其尺寸主要由冷柜采用的壓縮機功率與其相應溫度等級確定。在修理中,若需更換毛細管,一般有以下兩種方法。 1.把原毛細管整個取出,更換為與原毛細管相同內徑、長度的新管即可。 2.若無法知道原冷柜內的毛細管具體尺寸,或買不到原規格的毛細管,又需更換新的毛細管時,可采用以下方法確定具體尺寸,相關部件及儀表連接。 在待修冷柜壓縮機的工藝口上接一只修理三通閥和低壓表,脫開冷凝器出口與過濾器焊接點,接入修理三通閥與高壓表,在過濾器的出口處焊上待換的新毛細管,毛細管的另一端敞開。分別打開兩只修理三通閥,啟動壓縮機。 空氣由接在壓縮機工藝口的修理閥吸入,從毛細管敞開的一端噴出。當接工藝口的低壓表壓力與大氣壓力相等時,接在冷凝器出口和過濾器間的高壓表壓力應保持在1~1.2MPa。如果高壓表壓力過高,可將毛細管適當截去一段;如果高壓表壓力過低,則應換用更長或內徑更小的毛細管。如果相差不大,也可將毛細管盤成螺旋的彈簧狀,盤的直徑越小,圈數越多,則管內流動阻力越大,高壓越高,這樣也能調節毛細管的供液量。通常新換毛細管應選擇稍長一些的,這樣便于調整。 上述方法適用于采用往復式壓縮機的冷柜。對于采用旋轉式壓縮機的冷柜,則需將壓縮機吸氣口脫開,接入修理三通閥與壓力表,而不要打開工藝口。 冷柜橫式盤管一般用直徑8mm銅管,距冷柜口5-6cm處盤第一圈,然后逐圈往下盤,每圈間隔7cm,距底部約10cm處結束。盤管上部接毛細管,底部轉角處開洞接壓縮機進氣。盤管要平整,轉彎要準,長度的兩頭適當的部位用鋁卡將盤管固定在冷柜內壁上,寬度內不需裝卡固定。 冰柜橫式盤管的長度:測量冰柜內壁一圈的周長;深度上部空出5CM,底部空出10CM,其余的深度按每間隔7CM盤一圈,得出所需盤管的圈數再加1圈(第一圈);最后乘周長就是盤管的總長度了。如測得周長為1.6米,深度為50厘米的冰柜。 計算公式:總長度m=〔(0.5m-0.15m)÷0.07m+1.6m〕X1.6m=10.56m 毛細管不論原箱外有多長,保留原長度,另接1.2-1.5m(原埋藏在箱體內的長度)同規格的毛細管即可,一定能行。 毛細管穿過底部緊貼內角從上部第一圈進入(底部的穿管洞應緊靠角,毛細管和回氣管都從此洞穿出)。如是冷凍冷藏兩用冰柜,毛細管先進冷凍管。 豎盤管與橫盤管比較有三點好處: 1、轉角處不浪費(不占)冷柜冷柜空間; 2、不積存冷凝水,以免內壁腐爛; 3、運行中或停機后初開機時能有效避免液擊壓縮機。